洛阳:住有所居 多措并举筑“暖巢”

搜狐焦点网洛阳站 2019-04-10 10:12:08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​安居才能乐业。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,连续多年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实事,多措并举筑“暖巢”,努力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圆安居梦,让更多来洛人员居有其屋,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、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。

安居才能乐业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,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。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,连续多年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实事,多措并举筑“暖巢”,努力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圆安居梦,让更多来洛人员居有其屋,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、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。

棚改实现“一举多效”

西工区后李村村民尚晓凤,如今不仅住上了新楼房,还在附近企业有了一份稳定工作。尚晓凤是我市数十万名棚户区改造受益者之一。

走进她的新家,130平方米的房子宽敞明亮,新添置的家电一应俱全。用尚晓凤的话说,“棚户区改造,不仅让俺住上了楼房,还改变了多年的生活习惯,让俺们越来越像‘城里人’!”

尚晓凤说,征迁改造不仅让村民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,而且有了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,不少村民的生活理念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。

近年,我市持续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、现代基础设施体系,把棚户区改造列为重点民生工程,坚持“一举多效”,实现了群众受益、政府获益、城市形象提升的综合效益较大化。数据显示,2018年我市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4449套,基本建成29475套。

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2019年我市将进一步优化服务举措,着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区的市政道路、水、电、气、暖,以及教育、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设,提升城市品位和宜居水平。

青年人才公寓吸引人才“扎根”

在洛龙区宜人路与伊洛路交叉口东侧,一个住宅小区项目已主体封顶,正在进行内外装修。这个小区是洛龙区投资建设的市青年人才公寓项目,占地约17亩,可提供360套公寓。

去年,我市首次开工建设3个青年人才公寓项目,成为我市吸引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“扎根”的又一创新举措。这些青年人才公寓优先考虑在地铁、公交站附近及人才集中区域建设,公寓结构以简洁实用为主,面积以60平方米、90平方米、120平方米为主,按照不超过10%的比例配建商业、文体、服务设施。

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截至目前,我市已开工建设3个青年人才公寓项目共计1065套。2019年,我市将紧盯这3个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,力争早日建成投用。同时积极谋划市级统建人才公寓建设工作,并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央企、市属国有企业等以自建、共建方式解决青年人才住房保障问题,为青年人才“引得进、留得下、干得好”创造良好环境。

加快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

近日,在洛龙区世府名邸小区租房居住的吕亿凯,拿到了洛阳市居住证。

去年9月,他在洛龙区自主创业开了一家店铺,并在离店铺不远的世府名邸租了一套房子,随后到派出所申请居住证。

“这几年各地都在实行租购并举、租购同权,对于很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而言是个好消息。”在吕亿凯看来,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里面,很多权益都建立在“有房”的基础上,实现租购同权,会吸引更多人稳定就业,对提高城镇化率具有重要作用。

去年,《洛阳市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实施方案》印发,租房者可按规定在我市享受义务教育、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。

按照计划,2019年,我市将在有效增加租赁住房供应上下更大功夫,增加新建租赁住房用地供应,鼓励利用存量国有土地建设租赁住房,通过存量房市场增加住房租赁房源供应,盘活公租房资产,形成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。预计到2020年,在全市基本形成供应主体多元、管理服务规范、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。(来源:洛阳日报 记者:李东慧 通讯员:吴言)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